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36471|回复: 0

谈当代阿訇应具备的素质和职责(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30 11:2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众所周知,“阿訇”是波斯语的音译,在中国专指清真寺率众礼拜、执掌教务的人,故也称掌教,与阿拉伯文的“伊玛目”同义。阿訇是继承先知穆罕默德的遗教,讲经宣教,弘扬伊斯兰教义、教理的人。阿訇也被称作“阿林”,即学者、精通《古兰经》、圣训等经典的人。
今天我们所谈的不是对“阿訇”这个词的来龙去脉作进一步的考究,而是谈当代阿訇应具备的素质和职责。
伊斯兰教在中国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其所以能延续到今天,是历代阿訇前赴后继所做出的努力,如果没有阿訇,就没有伊斯兰在中国的传播;没有阿訇,就没有中国穆斯林的延续;没有阿訇,就没有伊斯兰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改造融合中华汉文化的多次有效的尝试。时至今日,假若没有阿訇,全国各地富丽堂皇的清真寺毫无用处;假若没有阿訇,聚居和杂居于全国各地的穆斯林将如一盘散沙,很快会丢失自己的信仰和民族的品格。
阿訇的职责就是根据古兰,圣训、教义、教规和相应的国家法律法规率领穆斯林大众,履行宗教功修,指导穆斯林的思想信仰、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治理社会、建设社会。阿訇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伊斯兰的发展,国家的安定,和广大穆斯林的精神面貌。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党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多次向宗教界提出,要挖掘各自宗教的积极因素,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在当前的大好形势下,作为阿訇应该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向自己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认真办好教务,搞好伊斯兰文化宣传和经堂教育的同时,还要带领广大穆斯林群众积极投身国家的经济建设,走兴国富民的道路,同其他民族人民一道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

一、回顾阿訇的历史
伊斯兰自初唐传入中国,经过一千三百多年渐进式的渗入,造就了有回、维吾尔、哈萨克等十多个民族组织成的约定俗成的两千多万穆斯林。起初,他们中的所有人通晓阿拉伯语,能顺利地传承伊斯兰文明,随着一代又一代的繁衍生息,至明朝前期形成了以农业经济为主、兼营商业与畜牧业的民族经济形态。这种经济形态的形成使穆斯林在各个地区定居下来,形成了一个个比较稳定的聚居区。一座座清真寺也随之产生,成了穆斯林社区生活的重要表征。千百年来,由于中国穆斯林长期与汉族为主的诸多民族的相处和融合,绝大多数穆斯林漫漫地失去了对母语的能力。于是,就产生了专门学习阿拉伯语、波斯语、用于宣传伊斯兰真精神、引导穆斯林群众不偏离伊斯兰道路的专职人员——阿訇。
阿訇在中国宣传伊斯兰的历程十分艰难。没有一个国家的伊斯兰学者曾做出过像中国阿訇这样卓越的贡献,他们面对的宣教对象绝大多数脱胎于汉文化,且置身于中华古老文明的强大包围之中。在这种环境下继承发扬伊斯兰文化十分困难。明朝中叶,由胡登洲阿訇等优秀穆斯林学者倡导创办了经堂教育,既解决了中国封建社会民族文化隔阂与民族歧视的问题,也解决了穆斯林学生无法和汉族同堂学习的困难。以清真寺为中心的经堂教育成了最有效的教育体系。穆斯林儿童从四至五岁就开始学习阿拉伯文字母,进而学习《古兰经文选》,通读阿拉伯语读音规则和伊斯兰常识(《杂学》),也就基本掌握了伊斯兰文化中日常生活的基本知识。这使所有穆斯林从幼年就受到了伊斯兰基本知识的陶治和教育,在人们心中保存了伊斯兰。这一阶段称之为“小学”。之后,大部分儿童离开清真寺踏上了生活的历程,走向社会谋生,少数被认为聪明或家庭条件好的儿童继续留下来学习,进入经堂教育的“大学”阶段学习。大学阶段开始系统学习阿拉伯语语法、修词、逻辑、教法、教义、经注、圣训等十四门课程。学生学习至一定程度,经老阿訇与有威信的学董乡老认可,便可“穿衣挂幛”成为阿訇。这些阿訇在经堂教育这一严格的培训体系中成才,又以同样的方式培养了下一代。就这样,一辈又一辈阿訇传承了伊斯兰文明,保证了穆斯林的质量和数量。其中,许多阿訇在中国伊斯兰发展史上,乃之在世界伊斯兰发展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穆斯林在一代代传诵着他们的英名。
从十九世纪未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全国各地创办了许多“新式学堂”,并相继成立了不少“教育促进会”、“劝学会”等组织。一大批志士仁人呼号奔走,身体力行,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穆斯林教育已基本形成了经堂教育和现代教育齐头并进,后者略占主流的格局。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文化大革命”结束,由于“极左路线”的干扰破坏,阿訇队伍的培养一度被迫中断。当时正在求学而被迫半途而废的一批“半瓶子”阿訇与其他人一样埋头于生活,不敢谈论教门,也失去了真正求学习成才的机会。改革开放后,适值宗教人才青黄不接的断代时期,那一批阿訇就不得不委以重任,有的迄今在各寺开学。不能不遗憾地看到,这批阿訇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和经历,阿文水平参差不齐,中文基础很差,许多人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强制改造后自我保护意识很强,教派观念很重。指望他们接受新事物、新知识,全面公正地宣传伊斯兰,身体力行地帮助穆斯林群众,解决新问题几乎没有可能。但也正是那些只会念简单的几个“索勒”的“半瓶子”阿訇,把那些远离教门二十多年的灵魂又拨拢到伊斯兰的门下,让那些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们学会了礼拜,让那些穷得连饭都吃不饱的人家干起了善功。
作为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中国出现了阿文学校这一特殊的穆斯林教育形式,并迅速得到了穆斯林群众的认可和支持。中阿学校的产生无疑部分地弥补了经堂教育和现代教育的不足。它以新的教学方法和中阿兼容的办学指导思想,在较短的时间里很快培养了一大批年轻阿訇。由于各地先后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重建的清真寺急需阿訇,他们中的佼佼者便被聘请到各清真寺任教。由于阅历浅,思想单纯,知识有限,缺乏社交和办事能力,虽满怀热情,准备献身伊斯兰,报效穆斯林。但所起作用甚微,致使一大批年轻阿訇无法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推动教门发展。
目前,国家兴办的几所伊斯兰经学院招生标准较高,学员有较扎实的高中汉文化基础。学院内的师资水平也较高,教学手段较先进,培养出来的阿訇一般都爱国爱教,遵纪守法,知识丰富,综合素质高。但由于穆斯林群众还没有心理上接受国办经学院正规教育出来的人才,加上一部分经学院学生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也确实存在信仰淡化,行为堕落,一定程序上影响了他们在穆斯林群众中的威信,所以穆斯林群众对经学院毕业生往往是左右挑剔。而那些受过专业培训的阿訇又不谦虚让步,致使这类人才被严重浪费。

二、了解阿訇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地清真寺阿訇基本由老龄更换为中青年一代,由于社会上各种思潮的影响,穆斯林群众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发生了很大改变,穆斯林内部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一些穆斯林受私欲的引诱,在物质发达的生活中迷失了方向,甚至抛弃了还残存在自己思想记忆当中的那一点点信仰。他们只知道自己是出生在回族的家庭里,不吃猪肉。由于他们对阿訇、清真寺远而敬之,对教门知识一无所知。甚至连清真言、作证言都不会念,更不知道“伊玛尼”是什么!而另一种情况是一部分穆斯林群众信仰伊斯兰的热情在不断高涨。长期在寺门外徘徊的一代受过良好教育的中青年人,十分渴望到清真寺填补伊斯兰知识的空白,牢固信仰基础,校正思想信念,弄清人生的真正价值,向往着把从长辈跟前耳濡目染的对伊斯兰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他们渴望从阿訇跟前能了解到灿烂的伊斯兰文化和完美的穆斯林生活方式。这些新情况的出现向当代阿訇们提出了挑战。面对新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传真道网

GMT+8, 2024-3-29 15:3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