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81765|回复: 3

西宁凤凰山拱北相关史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10 18: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宁先贤固图布·兰巴尼
民国史料
  ··青海“湟中凤凰山天方后裔墓志”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
盖闻世界各民族所奉宗教不同,而其利已渡人,博爱为怀。天方回教,肇自开辟万教,人祖阿丹圣人奉命立教,数千年来,圣圣相承,道统不绝,迨至穆圣,道集大成,教普全球。回教之入中国,自隋唐迄今,千有余年,其教以清真为宗,以归一为本,道全三乘,课备五功,为世界宗教之一,乃人类之正道。
湟中郡城,西南有山,其山落凤,即名凤凰山,为湟中胜境之冠。北望万重土楼,南对松拥文峰,前有禅寺佛殿,后即天方圣裔爸爸墓焉。
道祖者,乃天方穆圣孙先贤呼赛尼之裔也,道祖讳古土布兰巴尼·尔布都来海麻尼,系西域拜盖之人氏。道祖者,元太祖成吉思汗率兵西征,有别庵伯尔圣裔赡思丁,波斯、阿拉伯、布花喇诸国人族贤哲、学者四十余人,已随元军,匡济华夏,佐元灭金,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道祖至元十年正月,到中国滇南。计数万里之程途,其间餐霜吸露,不知几寒暑;栉风沐雨,不知几劳苦。梯山航海,不避险阻,广游名区胜境,足迹遍天下,四海闻贤声,隐于湟郡,归真骨栖,凤台留迹。
西宁王索来蛮敕建清真寺,修筑墓殿。栋宇逼青云,楼台出银汉,金碧辉煌,风景幽雅,即为湟中寺墓之始也。
自明洪武十二年,征西将军沐英采材集工,大起栋宇,重修寺殿。建崇楼、立经阁,内壁绘成西域三十六国志谱。宋祥兴柏八株,掣天奇观。明洪武御制碑二座,述文源流,凤台造极,麟河环门,博览山川之雄秀,广泛人群之造就。
迨清乾隆二十一年,栋宇年远渐朽,重修道祖志碑,追溯天方正宗,记述甚祥:出中原之日,正月朔旬;归真之期,六月初一日。道光二十年,湟郡屡劫大灾,感应军民均沾。全湟军民等,诚恐年湮代没,诸说纷纭,口碑有错,湟中邑人苏绍武谨将元明匾额,历来述碑,叙书元至清末数百年胜境之古迹。同治兵燹劫焚毁,当时坍塌不堪,道德堕落,民生艰险,圣裔贤哲,古迹湮没,以致至今。
民国三十六年,教末等遵奉省府钧谕,保护圣裔古迹,军民发起些之资财,首筑四周之墙垣,西建清真寺殿五间,东配宁静厅五间,外院厢房三面,浴堂一处,将原有四周境界地北永作回教之公墓,备案立据,永垂不朽。
此志之成,全赖湟中述古老叟马忠孝笔记历代实迹,以作后者之纪念。

并附对联一幅:大圣生西域教普全球  贤哲殁中国道德一贯(见余振贵 雷晓静主编《中国回族金石录》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2001年7月第1版)

  当代资料
··西宁市南凤凰山拱北史略
    妥永昌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在青海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十二世纪,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开始西征,到1258年旭烈兀功陷巴格达,击溃了伊斯兰在东方的统治,但是占据巴格达的蒙古人后来也信仰了伊斯兰教。随着西征战争的胜利,中西交通大开,大批中亚西亚的各族人和阿拉伯人被迁徙到东方来。而最初到青海河湟一带居主的伊斯兰教信徒是被迁发的军士、工匠、被俘虏的妇女儿童,还有一些学者和宗教上层分子。元代官方文书中把这些人称作“回回”,被列入“色目人”中。
东来的回回军士等被编入“探马赤军”,参加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统一全中国的战争。以后忽必烈把这些回回和回回军士编成亲军,实行了兵农合一的屯田制:有战事则马上作战,平时进行农垦。这些屯田的官户或民户大都被安置在西北,从六盘山到黄河的宁夏地区,甘肃的河西走廊等主要农垦区(甘肃一直被史学家们称为民族文化的发祥地,荟萃地和中心)。后来这些人中的一部分逐渐移居到了青海河湟地区,他们为传播和发展伊斯兰教,同时也为青海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西宁市南凤凰山清真寺拱北是伊斯兰教苏非派的一位道祖(主教),他的道号叫固图布·兰巴尼,名字叫哈什目·尔卜敦勒咳麻尼的墓地。拱北碑文中说他是东来回回“四十贤哲”中的一位。又说他是“佐元灭金”而来中国,实际是指他参加了忽必烈统一中国的战争。
固图布·兰巴尼是伊拉克巴格达人。是阿拉伯穆罕默德第二十五代孙,巴格达先贤胡赛尼伊玛目(宗教上层人物)之子。于公元1265年(?)到中国。1273年(南宋咸淳九年,蒙古至元十年)正月到达云南。曾多年在云南等地宣扬伊斯兰教理,足迹踏遍南方名山胜境,历尽艰难险阻。他主要传授伊斯兰苏非派理学,当时和后来的信徒称颂他“宏扬正道、理发幽微、明性命之旨、食霜吮露、持节修炼、正己正人道全三乘”。“信徒闻风来归者不计其数,殁后追踪步尘代不乏人”由此看来,不管是过分赞颂也好,还是出于信仰也罢,他的宗教学识是非常渊博的。在大量传教活动中也深得“民心”,不然是不会赢得如此褒扬的。
后来固图布·兰巴尼传教经川入甘青于某年正月十五到西宁(信徒们把这天尊为念经纪念日),在湟郡(今西宁湟中一带)避尘世隐居修炼:“达天人和一境地、知使命将终”于农历六月初一日(公元?年)“返朴归真”、葬于凤凰山之阳。数年以后,西宁王苏勒蛮(东来回回)“感真主大恩”首倡在凤凰山建修清真寺,在固图布墓地修建起拱北。并且“树碑勒铭、备述圣迹天德源流、以示崇仰”。从此,这所清真寺拱北也就成了青海历史上伊斯兰教第一活动场所(东关大寺的建成晚于此)。
元朝末年(1343年),反元农民起义爆发,狼烟处处,历十八九年,拱北首遭劫掠。其间朱元璋的反元队伍中有几位大将都是回回;如常遇春、沐英、冯胜、丁德行等。1380年,(今甘肃)回回人沐英因作战和平定西部有功,被朱元璋敕封为“西平侯”坐镇甘青一带。公元1380年(明洪武十三年)社会生产力逐步恢复,社会渐趋稳定,经教民之请求,沐英奏请皇帝批准后重建南山拱北。依旧制除恢复清真寺和拱北外增修经阁一处。经阁墙壁绘有西域三十六国志谱,信徒宋祥植柏八株势成擎天奇观。洪武皇帝赐御碑两座、细述源流,使拱北增辉。一对石雕麒麟雄视山门,雄壮秀丽独步南山。
清乾隆21年(公元1756年),清真寺拱北因年久失修面目颓废,掌教李国柱(属虎夫耶门宦)鸠工集资重新维修,以追溯天方正宗、立穆斯林诚信之标。自李国柱之后就无人传授苏非密旨、性命之要(伊斯兰理学);全凭古兰经立教为纲,更没有海里帅(原意为“继承者”、也指派往地区的宗教负责人)、热依斯(伊斯兰教哲赫忍耶门宦派往地区的负责人)。自此拱北事务皆由俗人信徒管理。
清乾隆46年(公元1781年),清真寺拱北遭到火灾损失严重。
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回族反清起义失败,左宗棠和属下左军曹克忠进军西宁等地,开始血腥镇压广大无辜群众。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同治12年(公元1873年),清真寺拱北被清军焚毁,残垣断壁一片瓦砾令人心寒。拱北掌事杨阿爸与众穆斯林虽悲愤填膺仍信仰不移。
民国初期是外号叫片片儿的阿訇住持拱北。民国12年由叫做四十六穆扎外的住持。四十六后交给马永贵。马永贵交给马启云。马启云交给高三三(高是湟中洪水泉人住西宁瓦窑沟)。高之后是马祥云主持。
民国28年,马祥云、冶龙选、马长有、鲜明星、马进才、妥大师傅等十人共同申请,经马步芳同意领取了拱北和众人墓地执照。民国30年拱北打了围墙、修盖了五间北房、三间西房、五间洗浴水塘、修了山门。
民国35年重新修建了清真寺大厅五间,固图布拱北也修茸一新。修好后交由无儿无女的马九爷和老伴住守(马九爷真名叫马负图,与西宁东关糕点名师万盛马一脉)。马九夫妇于一九五六年相继去世。之后由东关马财驻守清真拱北。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1958年国家实行宗教改革政策,没收了清真寺和拱北全部财产经典,并以宗教反革命罪逮捕了马财、马进才、马登科(人们称为黑阿訇)妥大师傅。马财的弟弟马祥云和苗琮被戴上了政治帽子接受群众的监督改造。
1976年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对解放以来各种政治运动中的冤假错案进行了彻底平反,人权恢复,社会逐渐入正常;中央修改宪法制定了全面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一九七八年以后全国各地各教派寺院全部恢复开放。新建新修寺院均超过了历史原有水平。
1983年经信徒申请南山拱北恢复开放,但未恢复伊玛目世袭制和“放口唤”制度,国家允许正当的宗教活动。此后以西宁城东区的信徒祁全有、祁仁轩、蒋文福、马忠全等集资十二万元在荒壕上重新修建了拱北八卦亭。工程系砖结构,于1986年12月竣工。(略)。
南山拱北的信徒分布情况是:西宁地区的“虎夫耶”、“哲赫忍耶”、“嘎德忍耶”、“西道堂”都到南山念经、拜谒。外省的新疆、甘肃、四川、云南、陕西有大量信徒。本省的化隆、门源、祁连、大通、民和、乐都、湟中也分布了大量信徒。
值得一提的是:解放前还有莫家路、熊家山族人、陈姓、王姓等,尕庄子、礼让街、饮马街部分汉族信徒,刚察县、海宴县的部分藏族、蒙古族信徒也常来拱北奉送布施,在春节到正月十五期间往往达到高潮。对于这一特别现象,即汉族、蒙族、藏族为何信奉伊斯兰教苏非派(隐密派)原因上不清楚,有待进一步考证。
西宁市城中区物价局回族干部 妥永昌
1987年初稿     1991年一稿
注:本文作者曾走访了马祥云、马登科(黑阿訇)、祁全有及其他年老信徒。(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西宁城中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城中区文史资料<第5辑>》1992年12月第1版)


        ··《青海历史纪要》
  青海省志编纂委员会编
·大批中、西亚人的移入我国西北,使得伊斯兰教在这个地区内逐渐兴盛起来。据说有一个被称为故土布·览巴呢·尔不都来·海嘛呢的“天方圣裔”,于公元1273年(南宋度宗咸淳九年,元世祖至元十年)六月来到我国云南,其后辗转移徙,来到了青海地区。公元十三世纪末,在西宁去世。元西宁王速来满特在西宁城西南凤凰山(即南山)腰为其修建了“拱拜”。这座“拱拜”于明朝洪武、清朝乾隆、道光年间曾几度加以修缮,西宁一带伊斯兰教徒时往朝拜[应为“朝谒”]。(青海省志编纂委员会编《青海历史纪要》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7年12月第1版)
··《青海少数民族》
     青海少数民族研究所
元初,“天方圣裔”故土布·览巴尼尔卜都来海曼来西宁传教,他去世后,西宁王速来蛮特在西宁凤凰山(即南山)为其修建“拱北”(伊斯兰教大贤的陵墓),并树碑纪念。这座“拱北”左右侧下面还有四座坟。据说是跟随览巴尼尔卜都来海曼传教的人。据考,这位“圣裔”是成吉思汗征服撒马尔罕后从伊拉克来到中国云南,继又来到西宁从事传教活动。以“圣裔”之尊而来西宁传教,当不至孑然一身,必有徒众相从。因此,这位“圣裔”及其从行之人自然应为西宁回族来源之一。(青海少数民族研究所编《青海少数民族》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7年7月第1版)
发表于 2017-10-24 09: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9 18: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人们苦难而辉煌的历史
发表于 2017-12-9 18: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人们苦难而辉煌的历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传真道网

GMT+8, 2024-3-28 19:2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