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楼主: 追随导师

[对话道教文明]  《道德经》解说 作者:天涯孤客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10-9 19: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解说:直接参与到百姓的工作和生活中去管理百姓,无论这种管理多么公正,多么高明,都不能作到无怨,作到尽善尽美。因为这种管理是有为之治,增加了管理者的意志、意图在里面,干预了百姓的自由工作生活,总有让百姓不满意的地方。惟有无为之治,在百姓的工作生活中丝毫看不见管理者的意志、意图,才能真正作到无怨,作到尽善尽美。

那么,怎样的治理才能称得上是无为之治呢?就是要让百姓根据自己的需要,自愿向管理者提出自己的要求,管理者与百姓订立契约,并依据契约为百姓提供包括管理在内的各种服务。而百姓依据契约,自愿接受管理者的管理。功成之后,管理者与百姓两不相欠。这就如同借贷双方订立契约一样,双方都是自愿的,债权人将自己的东西或者资金借给债务人,事后债权人仅仅收回自己的东西或者资金,而不收取任何好处费或者利息。老子说:“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契是古代刻录契约的竹片一类的东西,以借贷契约为例,将竹片从中间一分为二,分别记录债务数额,归还日期等相关事项,其中左侧记录着债务人的姓名,称为左契,由债权人持有。右契由债务人持有。

有德圣人用自愿订立的契约进行管理或者统治,无德暴君依靠霸王条款和暴力进行管理或者统治。老子说:“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彻是古代的一种税收的名字,是向百姓强制收取的。

圣人履行契约,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不向百姓索取任何好处,那么,圣人图啥?圣人的目的就是要合乎天道,得到更高的道德品级。而天道并不讲血缘关系,也不管你与其是否亲近,而是看你是不是有德的善人。想合乎天道,得到上天的佑助,就必须作一个善人。老子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穆斯林做善事之后,不求接受资助者报答,而是祈求真主的回赐,道理也是一样的。

由本章可见,所谓“契约精神”在古代就有了,老子这里就有。我们中国人没有使其发扬光大,反而在西方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在犹太教徒、基督教徒和我们伊斯兰教徒看来,我们所信奉的宗教是我们与真主之间自愿订立的“约”,圣经就被称为《旧约》和《新约》。我们依约信仰、崇拜真主,遵守真主的戒命,真主依约保佑我们,引导我们,给我们回赐。这种宗教与中国人所说的宗教有很大不同,中国人所说的宗教是圣人创立的教化百姓的工具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17-10-9 19: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解说:理解本章的关键在于知道究竟什么才是老子所说的“国”,后人对本章的误解皆源自对“国”的误读。老子所谓国是邦国,就是古代诸侯统治的封国,是地方政权,而天子统治的是天下,其政权是独立自主的,千万不能用现代国家的概念去套古人所谓“国”。

老子胸怀天下,要天下太平,当然主张“小国寡民”了。地方政权越小越好,大了就会威胁中央的统治,造成天下大乱。周代后期进入春秋战国时代,地方政权坐大,诸侯争霸,百姓生活于战乱之中,可以充分证明老子是有先见之明的。古今中外的历史都证明老子的主张是正确的。
圣人治理邦国,不嫌小国寡民,不追求国大民众,而忙于以道治国,使百姓安居乐业。有道之国会由小到大,自然生长,虽小国寡民,必然发展为国大民众;无道之国会由大到小,自然萎缩,虽国大民众,必然逐渐成为小国寡民,最后灭亡。

治理最好的邦国是怎样的?治理最好的邦国虽然有备战备荒的急需物资,但不用,因为没有战乱和灾荒。既没有外敌入侵,也没有自己主动挑起的战争。因为邦国治理的好,能过上幸福生活,百姓都热爱这个地方,又害怕出门遇到危险,所以,都不愿意离开故土,迁徙到其它邦国去。古代出门很不方便,非常艰难,又非常危险,人们常以“生离死别”来形容。虽然准备了舟车等远行的工具,以防万一,但从来没有乘坐过,因为自己邦国什么都有,没有必要出远门。虽然训练了军队,以备不测,但从来没有派到战场上去,因为天下太平,不需要打仗。邦国的民风非常淳朴,大家都真诚地生活,不需要玩什么心眼,也没有什么奇巧的东西,只需要很简单的记录工具如“结绳”就可以了。大家吃的好,穿的好,住的好,相处融洽,风俗常好。因为一切都能在自己的邦国内部得到满足,不需要从邻国获取,因此也就没必要与邻国来往了。老子说:“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什伯之器是备战备荒的急需物资,舆就是乘坐用的车。结绳是上古记数的工具,挽绳结记数,便于保存。
老子之所以主张小国寡民,乃是因为大的邦国无不是扩张兼并战争的结果,而扩张兼并的战争是不义的。即便是有独立主权的现代国家,也不应该追求扩张。尽管大国有大国的许多好处,但是,观历史上的和现存的大国,其广大的国土无不是靠扩张兼并的战争得来的,都是建立在士兵和百姓的尸骨上的。想起这一点,大国就不是那么值得自豪了!然而,已经建立起来的大国,就应该珍惜其统一,就不该使它重新分裂为小国,否则,既丧失大国之利,又要因为分裂战争而付出生命代价。
在我们穆斯林看来,一切国权属于真主,统治者只是真主的代治者而已。统治者应该作的事是兢兢业业治理国家,使真主的百姓过上幸福生活,而不是争权夺利,到处发动战争,兼并扩张。
 楼主| 发表于 2017-10-9 19: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解说:本章重点在于强调包容与变通。能包容者必然能变通。

信言是诚实的语言,有生命力的语言,生长的语言,可以实现的语言。如同一颗优良的种子,可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美言是外表美丽的语言,生命力已经枯竭的语言,停止生长的语言,无法实现的语言。因此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信言并不是那些“言必行,行必果”的强人的语言,那种强人语言往往是不自然的,违背客观规律的,它们不能实现倒好,如果实现必然带来灾难性后果。

只有讲“信言”的诚实的人可以得到道德品质的提升和发展,成为一个善者。而善者能够包容一切,以万物为一体,不对万物做人为的区分。因此说:“善者不辩,辩者不善”。此处的辩是分辨、辨别的意思,辨别就是区分的意思。

只有善者,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变得博大。老子所说博大是心胸博大,并不是知识渊博。世间的知识绝大多数是区分事物以后获得的,是“辩”的结果。知识渊博者必定是精于区分事物者,这种人不可能包容一切,不可能心胸博大,而心胸博大者必须能够包容一切,不区分事物,没有那种区分事物得来的知识。老子说:“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只有诚实、包容、博大的圣人才能大公无私,为大众谋利益,不为自己谋私利。圣人不聚集能力、资源和财富,等等,尤其是不为自己聚集那些东西,必须使其处于流通变化之中,这样才有利而无害。否则,必发生臃堵,造成癌变,危机生命。在能力、资源和财富的流通变化过程中,社会的能力、资源和财富会越来越多,圣人自己的能力、资源和财富也会越来越多。由于圣人不为自己积聚资源和财富,获得了百姓的拥戴,由于百姓向圣人聚集,带动资源财富也向圣人聚集,圣人所在之处自然就成了“人流中心”、“物流中心”。老子说:“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为万物的存在发展提供平台,提供便利,不妨害事物。圣人效法天道,大公无私,为百姓服务,不与百姓争名、争功、争利。老子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道离了语言无法表达,无法传布,可见,语言是非常重要的。《古兰经》(14:24-26)说:“难道你不知道真主有过这样一个比喻吗?一句良言,好比一棵优良的树,其根柢是深固的,其枝条高耸入云,凭真主的许可,按时结果。真主为众人打了许多比方,以便他们记取教诲。一句恶言,恰似一棵恶劣的树,从大地上被连根拔起,绝没有一点安定”。此处的“良言”就是老子说的“信言”。
《道德经》首章由言而起,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末章由言而终,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首章论道的不可描述,末章论德的不必美言。首章与末章相衔接,构成一个循环,体现大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属性。《道德经》三千言,生于无形的大道,复归于无形的大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传真道网

GMT+8, 2024-3-28 18:4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