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33779|回复: 3

顾颉刚论回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3 12: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不是回教徒,在民国二十年前也不曾注意过回教,那时有一个回教徒在我家里住过一年,但我除了知道他的生活和我们有些不同之处,也不会注意到别的什么地方。直到东三省失掉,日本的大陆政策给我们以最严重的压迫,才使我注意到边疆,因注意边疆而连带注意到西北各省最有力量的回教,因注意回教而和教中人士多有往来,才敬服他们信仰的忠诚、团结的坚固、做事的勇敢和生活的刻苦,使我亲切知道,中华民族的复兴,回教徒应有沉重的担负;但要回教徒担负起这沉重的职责,必先使非回教徒尽量知道回教中一切,才能激起彼此的同情心,造成合作的大事业……

中国回教因为二百多年来处于特殊的环境之下,对于本教的情形向不求人知道,而教外人因隔膜日久,对于回教也不易发生研究的兴趣。但回教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现在拥有五千万的信徒(这是任何回教国所未有的数目)加上回教本身具有一种社会组织的特质,以及这一信徒的极忠诚的宗教信仰,使得该教的各种动态不仅成为该教的本身事情,而且处处也和我们的生活及国家命运发生了密切关系。因此,回教徒与非回教徒间的隔膜必须竭力打开。现在回教中的开明人士已大变从前的态度,可惜非回教徒中有此认识的还嫌太少。所以我不敢自避浅陋,愿意稍微做些介绍沟通的工作。现在,我就先讲些近三十年来回教徒所推进的回教文化运动,同时我对于这个运动还贡献一点愚见……

上述的运动,开始于清光绪三十三四年间。这时,回教中杰出人才王浩然阿衡自欧洲、非洲和西亚细亚诸回教国家考察归国,替本教办了许多重要的事。其中和回教文化最有关系的有两件:一是创办回教师范学堂,一是办小学堂。师范学堂,因为受经费和人才的限制,开办没有多久,发生的影响不大。小学堂筹设尚易,以王氏崇高的资望和艰苦的努力,十余年中自北京推行到各省,总数不下六七百处。这是近代中国回教徒第一次自觉发动的文化运动。但这次运动的目标小得很,唯一的主张仅是要使全体回民认识汉字,要使一般教长获得些新知识。此后,王静斋阿衡于民国十年留学埃及,攻习各种回教法典,于是这种文化运动开始有了研究学术的气味。民国十四年唐柯三先生与马松亭阿衡创办成达师范学校于济南,又把这种文化运动和边疆问题连在一起……成达学校创办后,继起的有上海伊斯兰回文师范学校,四川万县伊斯兰师范学校,云南明德中学,和宁夏、青海等处的学校。成达本校历届毕业学生先后在西北各地办学,用回教教义向西北回民灌输国家意识,颇著成效。回教文化运动推演至此,其意义已较前丰富,表现的成绩也比以前深刻多了,近数年来,为了回教青年受高等教育的渐多,同时回教历史的研究也已发轫,这文化运动显然又酝酿着一个新的阶段。据我所接近的几个回教青年的观察,这个新阶段至少要包含以下各点:(1)须于回教根本教义及各部重要教法有理论上的阐发;(2)须把回教历史上关于阿拉伯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谋合,及回教徒与非回教徒没有真正的种族区别的各种事实,使教内外人有普遍的认识;(3)须大量地而且精细地翻译整理各种回文典籍,给中国学术界以新鲜的刺激;(4)须对西亚细亚诸回教国家有密切的联络和切实的了解,使得他们可因文化的关系,作保持我国西陲国防的重要因子。这一阶段虽不知何时实现,但回教文化运动的前途将日益扩大,已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综观这一运动在三十年中的推进状况,使我明白,这固是回教徒发展他们宗教的好办法,实在也是真正为中华民国筑好一层坚实的基础。我们教外人的责任,是赞助他们的工作,随处给他们以方便,好使他们把这基融越打越坚实。我想,凡是有同情心的人,亲眼看见他们刻苦任事的,一定相信我的说话有最正当的理由。但这种运动虽极可钦佩,而在运动的过程中也免不了有些缺陷。据我看,最大的缺陷有两个:一个是各方努力的不集中,一个是各种活动的缺乏近代化。第一个缺陷,表现得最清楚的是回教刊物。近数年来,回教刊物不算不多,但彼此间看不出有什么联络,所以一个地方可以有两三种各不相谋的小型刊物,而没有一个规模较大,人力财力较厚、内容较充实的杂志。其次,各省市回教小学没有一个集中的统属机关,各小学的师资和经费往往有极大的歧异,使这种教育事业不能匀称的发展。在高级学校里,也没有一个共同的研究组织,来研究和改进他们的事业……这运动虽已有了三十年的历史,但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精细的具体的理论,又不会培养出一个优秀的文学家把教义作广大的宣传,这也是很大的缺陷。回教中不少有志之士,他们如果想坚强自身的工作,博取與论的同情,不在这方面下些切实工夫是不行的。

回教文化运动长期在人才和经济两层重大压迫之下向前进展,他们遭遇的困难虽和一般办文化事业的人所感受的在性质上相同,但在程度上却大有差别,他们无论怎样努力,而罗致的人才和吸收的资财总是局限于回教范围以内的。国内一般学术团体和专门学者向来没有帮过他们的忙,他们也从来没有向政府拿过一笔像样的补助费。过去的阶段,仅系回教文化运动的初步,一切都需要回教徒自己来作,而且他们自己的力量也还都作得了。但如最近一部分回教青年所期待实现的新阶段,则绝非少数私人的能力所可达到,如果没有政府来提倡,各方面的人才来合作,是很难有成效的,所以我写这文的目的,一方面希望回教中的志士,努力推进自己的工作并随时检查自己的缺陷,另一方面希望国家和社会对于这种有价值的运动能有真挚的认识和实际的补助。我们不想把中华民族团结起来则已,否则必不该卸却这方面的时代责任……

中国著名社会学家、史学家顾颉刚1937年3月7日发表于《大公报》的“星期论文”
发表于 2018-8-3 19: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舍也写过有关回族的文章是不?

大家学者的文字首先深度和态度就不同一般,没有感到其存在什么先入为主的看法。
国家动荡的时候需要所有民族的人团结一致,国家稳定的时候也是一样的。
发表于 2018-8-3 21:2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敬服他们信仰的忠诚、团结的坚固、做事的勇敢和生活的刻苦,使我亲切知道,中华民族的复兴,回教徒应有沉重的担负

历史上如此,如今的神州大地仍然有我穆斯林同胞和非穆斯林一同为着祖国的繁荣昌盛而艰苦奋斗着
发表于 2018-8-5 22: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者所提的问题还是偏向人文教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传真道网

GMT+8, 2024-3-29 08:4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