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36787|回复: 3

[散文] 平实的都市生活 清真的精神世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9 21: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平实的都市生活    清真的精神世界
——读元康的长篇小说《回族人家》


文 / 魏  兰

实事求是地说,新世纪的回族文学创作总体趋于滑坡和低迷状态,远不如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么辉煌。这对于古老而年轻的回族文学而言,真是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在少数民族文学园地中,回族文学曾以作家队伍庞大、作品数量和质量出众而傲居其中。但随着老一代回族作家的年龄偏高、中青年回族作家的“移情别恋”,近年来回族文学创作遭遇了发展的瓶颈。在主流文坛上,优秀的回族文学作品已是凤毛麟角。特别是反映回族都市生活的长篇小说更是寥若晨星。

2006年6月,元康的长篇小说《回族人家》却如一道闪电划破寂静的夜空,成为新世纪回族文学长篇小说创作的一道风景,令人惊喜和震撼。这部由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长达四十六万字的长篇小说是已愈花甲之年的元康先生历时三年完成的。作为“穆斯林文人”的元康先生以其如同亲历的京都回族生活,为新世纪的回族文学创作注入了令人振奋的清新剂。

timg.jpg


在回族文学发展史上,全景式描写都市回族人民生存状况和立体式表现回族人民精神世界的长篇小说,《回族人家》可以说是开山之作。在此之前的回族文学作品中,反映现代都市生活的长篇创作一直空白,只有个别回族作家在短篇小说领域有过成功的尝试,如山东回族作家王延辉的“天下回回”系列短篇小说、甘肃回族作家李栋林的“马家巷”系列短篇小说等,另外还有在中国回族穆斯林世界尚有争议的以都市为背景的历史题材小说《穆斯林的葬礼》。大多数的回族作家主要潜心和沉迷于回族历史题材和回族乡村生活的发掘和表达,无论是回族聚居区还是回族散居区的回族作家,都很少以他们当下生存的都市来表现都市回族人民的生活与情感。他们关注的是历史和乡村,而对蓬勃发展的火热的都市生活还缺少敏锐的观察和激情。严格意义上来说,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到九十年代中期,一度辉煌的回族文学创作基本上是以回族历史和回族乡村生活为主调的创作,王延辉、李栋林的回族城镇题材的小说创作只是其中很小的尝试。当然,对于回族作家个人而言,那是了不起的一种尝试(关于他们回族城镇题材的小说创作,我在《回族文学概观》中有过专门的评述)。但相对于真正意义上的都市而言,专门创作一般反映杂居在像北京这样的都市中回族人民生活的长篇小说,元康先生的创作无疑是具有开拓性的。可以说,《回族人家》开启了回族都市生活题材创作的先河。对于其他回族文学体裁的创作也是一次全新的冲击。   

u=152714819,268466634&fm=26&gp=0.jpg


元康先生长期居住在现代化的都市,自然在创作上占有天时地利。由此,《回族人家》才能够较为准确地书写出都市回族人内心的理想和追求、快乐和痛苦以及纷杂百态的生活。在作者的笔下,真正意义上的回族人的信仰和情感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京都回族百姓的多味人生鲜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为我们了解当下都市回族人民的生活和情感打开了全景式的镜头。这是元康先生为回族文学创作做出的重要贡献。

小说《回族人家》以围寺而居的回族平民生活为主线,描绘了一幅都市回族的生活图画。故事的主线是当下都市生活中最为牵动人心的“房屋拆迁”,围绕老屋的拆迁,演绎了主人公米绍元一家的悲欢离合,全景式地再现了回族平民在当下市场经济大潮中发生的巨大变化,揭示了回族群体在生活变化中的奋起和堕落、坚守与放弃、美好与丑恶、传统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展示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教育程度、不同人物身份的回族群众的内心世界。小说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地道的北京胡同的语言和北京回族百姓语言、地道的北京回族百姓的生活方式和北京穆斯林的民俗风情交相辉映,勾勒出原汁原味的北京回族生活,让我们了解了当下京都回族百姓生活的真实存在。

u=1398566377,508368354&fm=26&gp=0.jpg


小说主人公米绍元是《回族人家》中塑造的理想化人物,是作者精心刻画的一个有着典型回族性格的主人公。他的一生既平凡又充满坎坷。青年时代因为对宗教的喜爱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被投进监狱,这就像一把钢刀总是明晃晃地悬在他的面前。改革开放后,民族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才给他一个公正和发挥余热的机会,使他一门心思扑在教门工作上。为了清真寺的保护工作,他敢于同腐败的现象作坚决的斗争;在都市这个现代化的世界里,他虔诚地恪守着清真的习俗,并在自己的家庭中扩大穆斯林习俗的覆盖面积,也因此产生了来自家庭内外的困惑和纠葛。围绕着这个人物,作品还分别刻画了他的兄弟姊妹和亲朋好友及前后三代人的人物性格及精神气质,从不同的侧面烘托出米绍元性格的核心成份。作者选择家庭的角度,描写了一个家庭的不同成员的不同又相同的性格和不同命运,成为都市中一个民族历史与生活的缩影。

米绍元六十多年的人生经历,实际上是一个善意诚实的都市回族男人喜怒哀乐和生活遭际的真实反映,许多生活细节的深入和准确,实际上是对普通回族人精神世界的独道表现。米绍元也是从一个普通的中国回民在难以控制的生活变故中在伊斯兰精神的感召下一步一步由庸俗的精神面貌回归到清真的精神世界的。小说将回归信仰的历程刻画成为一个有着强大精神动力的穆斯林精神探求的历程,表现了中国都市回族的人物命运及伊斯兰精神的独特影响力。在纷杂和喧嚣的都市生活中,如何保持信仰、如何以伊斯兰的精神武装自己,这无疑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尤其对于年轻一代的都市回族人而言,更是一种严酷的挑战。米绍元一家对生活、对宗教信仰的不同态度就印证了这种挑战的严酷。面对都市和都市生活的多种诱惑,清真的精神世界里还有多少支撑?小说实际上通过一个回族人家的历史变迁和生活现实向都市回族发出了焦虑的质疑。

u=1591539182,3221981475&fm=26&gp=0.jpg

小说对都市回族生活的探索是具有开拓性的,从平实的回族生活出发表现穆斯林的精神世界也是具有表现力的。朴实和真诚是小说的基调,仿佛就是自己生活环境中的切身感受。小说语言的平实和地域性、民族性特色使得小说的可读性得以提升。作为回族的读者会因为小说人物的亲切可信而喜欢《回族人家》,而非回族的读者也会因为对回族都市生活的关注而潜心阅读。这是任何一部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的共同荣誉。

当然,正如作者诚恳的坦言“我不是作家,也没有什么写作经验”,小说在人物刻画上还有斧凿的痕迹,对于年轻一代回族人的心态描述还缺乏深入和自信。个别非回族人物和事件的描写比例偏大,表明看来起到了通俗意义上的“好看”或“反衬”的作用,但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故事主线的健康发展和主要人物的刻画。但是这些并没有减弱整部小说的感染力,《回族人家》中都市“回族人家”的现实生活为回族文学创作提供了一个再度出发的起点和样板。
2006年7月4日于宁夏大学南湖园
发表于 2019-1-30 07: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族人家》中都市“回族人家”的现实生活为回族文学创作提供了一个再度出发的起点和样板。

希望回族文学能够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发表于 2019-1-30 21: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这些并没有减弱整部小说的感染力,《回族人家》中都市“回族人家”的现实生活为回族文学创作提供了一个再度出发的起点和样板。


都市中的回回生存状态确实需要关注!
发表于 2019-2-16 16: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学记录是很珍贵的精神财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圣传真道网

GMT+8, 2024-3-29 21:4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